了解文学与思想发展历史,寻找中国神祇的形成
鲁班锯业的锯床小编,整理文学史和思想史相关,偶有所得,来解析中国神话宇宙观如何形成。
随着电影《大圣归来》、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热播,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的崛起充满了信心,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,国外有各种英雄系列,我们有着五千历史,丰富的文化体系,为什么没有中国的“漫威宇宙”呢?
在远古时代,祖先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,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恐惧和敬畏心理。尤其在自然的灾害和生来病死前,人们感到自己的渺小,渴望有种超自然力量能够应对自然灾害和渴望不灭的追求,因而产生了神秘主义和崇拜心理,进一步引申出了信仰和仪式活动。中国神话体系就是在这样环境下形成的。
说起中国神话体系,就得从历史和古代文学讲起:
唐虞三代时期,人们信奉巫术,巫负责部落的祭祀、卜算和医治。巫掌握着与天沟通的语言,在祭祀时使用,后来逐渐流行起来,《吕氏春秋·侈乐》中“楚之衰也,作为巫音”,所谓“巫音”就是巫觋祭神的乐曲。
屈原在楚地歌曲的基础上创作了九歌,将现实中的人物神化。太一本就是万物肇始的意思,被后来的道士奉作神灵。在宋时,为了强化皇权统治,掩盖自身的缺陷与卑弱,更具皇权性质的玉帝代替了太一。
所谓的“神”,在皇权下不堪一击。如果没有许仲琳的《封神演义》,很多人可能会忘记这位洪荒流小说的巨擘。
如果有我国神话体系的贡献榜的,那么前三名肯定是三教,三教为了争夺正统地位,辅助封建君主施政,在思想统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儒家吸收名法阴阳家的思想,为皇帝量身打造了“天人”学说。
不光皇帝是天子,庙堂衮衮诸公都上应星宿,人可以是神,为宗教神话人物提供了有力的“根据”。留侯张良成为道门的凌虚真人,关羽成为武圣等。
三教文化的发展是不断结合的过程,理论在不断的发生变化。说起道家就得说说道家的祖师老子,如果说老子是“无神论”者不够严谨。但老子对“神”是漠不关心,他所认定的域中四大,道大,天大,地大,王大,从没有强调的神的作用。
魏晋玄学,从曹魏正始年间持续发展到宋朝,并不是围绕着修道成仙的辩论,几个核心的议题是“本末有无”,“自然”和“名教”,当时的社会各行业,不论男女,都能谈玄,可见玄风炽盛。随着白马驮经,佛教的传入在晋时兴盛,方术融入玄学,吸收老庄思想,为南北朝时期的新神学构建打造了基础。
说了这么多,我还要讲一个人物,那就是李靖。神话中的李靖是三教的结合体。
人物原型是大唐军神李靖,他隋唐时期的人物,坊间故事他曾带着杨素的婢女私奔,他为唐朝平萧铣和辅公祏,北灭草原十八部,西破吐谷浑,为大唐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死后逐渐神化,与西方教中的毗沙门结合,成为我们熟知的托塔李靖。元明清时期的志怪故事盛行,小说逐渐流行起来,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演义》整理前代故事,塑造了更加鲜明的文学形象。
这就是中国神祇的形成的一种方式——文学艺术创作。
关注鲁班锯业,了解更多热点新闻。当然这只是副业,小编的主业还是锯床编辑,各式金属锯切的锯床都有。